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千年茶林,世界守护——8040威尼斯陈耀华讲述“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历程

发布时间:2023-10-30

9月17日,正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的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传来喜讯——“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增至57处。

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讨论“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现场

荣光背后,是一群北大城环人10余年来的默默坚守。自2010年开始启动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起,8040威尼斯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8040威尼斯陈耀华老师就开始深度参与这一项目。作为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文本首席专家,他用13年时间见证了申遗一步步从零开始到最终成功的全程。

百代溯源,开创林下茶树种植全新模式

故事的开始源于千年前的一次偶然相遇。

距今1—2万年以前,中国西南地区的茶组植物在第四纪冰期中幸存下来。约公元10世纪,布朗族先民迁徙到景迈山时遭遇病疫,他们无意中发现了森林中的一种树叶能够治病,他们称之为“腊”,这就是后来的茶叶。于是他们决定定居,在森林中建寨,在村寨周围有限度地栽培、种植茶树。随着傣族先民的到来,经过长期摸索,先民们认识到普洱茶树的生产特性,探索出智慧的林间开垦、林下种植技术,通过营造乔木层-茶树层-草本层的立体群落结构,为茶树创造理想生长条件,很好地利用森林自然生态系统,防止病虫害并提供天然养分,产出高质量的有机茶叶。就这样,林下茶种植传承千年,景迈山人与茶树幸运地遇到彼此,再也没有分开。

景迈山大平掌古茶林(景迈山古茶林申遗文本编制组,2019)

陈耀华表示,这片千年万亩古茶林是现代台地茶种植模式出现以前人类早期林下茶种植模式的见证,也是人类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山地森林农业开发的典范。这里的林下茶种植模式保存完好,体现了人们敬畏自然的朴素生态伦理,以及合理利用自然的卓越生态智慧。同时,景迈山古茶林也进一步说明了我国西南地区是茶树的起源地,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利用和栽培茶树的地方。

千年传承,树立人地和谐共生的“活态”典范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遗产区包括5片规模宏大、保存完好的古茶林,分布其中的9个古村寨,以及古茶林之间的3片分隔防护林。遗产地居住着布朗族、傣族、哈尼族、佤族、汉族6000多人。千百年来,世居民族与茶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与人团结互助。

糯岗傣族村寨(陈耀华,201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符合世界遗产标准ⅲ和标准v,反映了传统茶祖信仰基础之上,政府管理与基层自治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古茶林保护管理体系。这一体系充分尊重了当地气候条件、地形特征和动植物种群,实现了对文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展现了山地环境下布朗族、傣族等世居民族人民对自然资源互补性利用的独创传统,而遗产构成要素中的村寨与传统民居建筑在选址、格局和建筑风格方面,也体现了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利用。

在景迈山,先有茶树,后有居民;先有森林,后有村寨。山养茶,茶育人,人护山,这里的世居民族感恩自然的馈赠,珍惜每一寸土地,把古茶林视为生命的一部分,制定了一系列乡规民约来守护、爱护这片家园。出于对先祖及自然的崇拜,他们还有着独特的“茶祖信仰”,加深了对古茶林保护的行为自觉和集体认同感。无论是布朗族的山康茶祖节,还是傣族的泼水节,人们会在重要的日子里感恩茶树,祈求茶族保佑茶林和村寨。

作为多民族聚居地,景迈山仍保留着不同民族的语言、音乐、风俗、节庆等文化传统,为古茶林增添了更多独特魅力。陈耀华介绍道,当地通过整理、出版民族文化书籍,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培养传承人等方式不断推动其保护发展,又通过开展民族茶艺培训、民族歌舞课间操等方式,不断加强年轻一代的传统文化教育。

森林、茶园、古村相互依存,生产、生活、生态有机结合。“景迈山的千年传承离不开传统的保护机制。”在陈耀华看来,传统信仰体系、传统社会体系、传统茶文化和传统知识体系,极大促进了景迈山的长期活态演进,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和多元文化共存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面向未来,保护与发展并行开启时代新篇

古老的茶园持续繁衍,在新时代依然充满活力,又焕发新的生机。

这里的人们常说“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如今的景迈山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描绘出一幅新时代生态致富的新画卷。据了解,这里90%以上的劳动力都以茶为生,值得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留在家乡,守护祖先留下的茶林、茶树。

翁基布朗村寨(陈耀华,2014)

延续了千年的古茶林与世代守护这里的人们,需要被认识,值得被认可。“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是中国茶在国际舞台上的一大突破,也是对中国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次鼓舞。

随着近年来景迈山申遗工作的推进,这里的保护体系更加完善,古茶林稳步迈向更加广阔的新天地。陈耀华希望在未来通过开展针对性保护和适应性治理,持续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在讲好景迈山故事和中国茶故事的同时,开创景迈山遗产保护与治理模式,为世界遗产保护与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

世界首例,强化中国茶叶起源国和茶文化主导国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2010年,针对世界遗产领域茶主题“空白”,景迈山古茶林申遗工作正式启动。2012年将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3年,国家文物局报请国务院将“景迈山古茶园”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南省、普洱市系统提升遗产保护、管理、展示水平。2021年1月,国务院批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作为我国2022年世界遗产申报项目。最终,景迈山古茶林成为今年世界遗产大会唯一的中国候选项目并最终申遗成功。

作为全球第一例茶文化遗产,“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申遗成功不仅填补了《世界遗产名录》中“茶”主题项目的空白,生动展现了中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杰出成就,也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世界茶叶起源、种植、贸易和茶文化传播领域的主导地位。同时,申遗过程也增进了民众对景迈山古茶林生态智慧的认知,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对中国茶文化深厚底蕴和广泛影响的了解,从而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文化自信自强。因此,景迈山申遗,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申遗工作“要坚持有利于突出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有利于体现中华民族精神追求,有利于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的重要指示精神的成果。

深耕遗产,把文章写在祖国大地上

8040威尼斯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兼备的学科优势,在世界遗产研究领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力量。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谢凝高先生就成立了风景研究室。1985年在侯仁之等老先生提议下中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1993年,经教育部批准,全国高校第一个世界遗产专业研究机构——8040威尼斯世界遗产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近30年来,该中心以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等自然和文化保护地为主要研究对象,积极参与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以及我国世界遗产的理论研究、申报实践和保护管理,先后为泰山、开平碉楼与村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一期、二期)等成功申报世界遗产作出重要贡献。2019年,因参与的盐城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申遗成功,陈耀华获中共盐城市委、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盐城·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申遗工作记功表扬的决定》“专家贡献奖”。

自景迈山申遗工作启动以来,2011年3月,北大接受地方人民政府委托,组织多学科团队第一时间奔赴景迈山,开展景迈山遗产价值的全面研究,并编制申报世界遗产最重要的文件——申遗文本。历时13年,北大团队现场调研与研讨40余次,高度总结和凝炼了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价值,编制了高质量《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报世界遗产文本》,得到世界遗产专业评估机构和现场考察专家的一致好评。同时,为有效管控景迈山村庄建设而编制的《景迈山村庄规划(2021—2035年)》也获得澜沧县人民政府批复,成为指导景迈山上各类规划、建设、工程项目的法定规划,为保护遗产价值、协调人地矛盾、改善村寨风貌提供了重要法律基础。

北大团队和景迈山村民讨论村庄规划

2022年9月,世界遗产组织委派专家来景迈山开展申报世界遗产现场评估。陈耀华作为景迈山申遗文本团队负责人,全面制定现场迎评方案,确定现场考察路线,精选80个考察点并逐个编写解说词,除了自己承担主要解说工作外,还开展市、县、村三级解说人员培训,圆满完成国际专家现场评估工作,国际专家和国家文物局对现场评估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同时,这一过程也为景迈山留下了一大批遗产管理和解说人才。

世界遗产组织委派专家对景迈山开展申报世界遗产进行现场评估

与此同时,北大团队还把景迈山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大舞台。截至目前,曾参与该项目的硕博毕业研究生已达15人,其中多数毕业生仍选择继续从事遗产保护和乡村振兴工作。团队撰写和发表以“景迈山”为主题的论文高达16篇,除期刊杂志外,还包括人民日报海外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茶文化景观主题研究报告等,真正向国际社会讲好了“中国茶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立足遗产,深耕不辍。扎根茶山,愈久弥香。景迈山申遗的全过程,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生动实践,也是北大人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真实写照。正如陈耀华所说,申遗成功仅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更大的责任还在后面。以此为起点,8040威尼斯世界遗产研究团队必将继续探索、不断前行,奋力谱写中国世界遗产事业的发展新篇!

人物介绍:

陈耀华,8040威尼斯党委副书记,副教授,博士生导师,8040威尼斯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北大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院长。本次景迈山申遗文本编制团队总负责人、景迈山申遗技术咨询主要专家。从事世界遗产、风景区以及城市和区域规划研究30余年。主持和参与主要规划及研究课题60余项,其中包括山东泰山、浙江雁荡山、浙江普陀山、湖南张家界、云南大理等1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总体规划,广西桂林、广西玉林、河南洛阳市域、云南红河州等10余项区域规划,天津大港、山东梁山、河南辉县等城市总体规划,河北迁安城乡统筹规划,以及云南景迈山古茶林、黄渤海候鸟栖息地、山东泰山、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等申报世界遗产工作。